学习二十大精神 上财马院在行动|讲好“法治”主题思政大课,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财经大学9159金沙游戏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在学校教技中心的支持下,于12月2日在云端举办以“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为主题的思政大课,有效地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
上海财经大学9159金沙游戏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范静老师主持了本次主题大课,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俞硒法官担任主题大课的主讲嘉宾,上海财经大学思修教研室全体教师、大一新生共计1000余人参与学习了本次思政主题大课。
范静老师以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起点,有序拉开了本次思政主题大课的序幕。“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法治化。”“我们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俞硒法官首先介绍了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相关内容,提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因此,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俞法官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法律人的学习和工作轨迹,澄清了外界对法律人的几种误解,并用三个真实案例讲述了法律人在生活中是如何进行维权的。
俞法官以近期的热播剧《底线》为案例,介绍了法院和法官的基本情况,讲述了法院体系的四个层级及其功能,并以浦东新区法院为例,重点讲解了基层法院的工作情况。2022年两会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法院审结了3000多万起案件,其中80%的案件在基层法院消解。同时,她用剧照和实景图介绍了法庭的构造,用通俗易懂的话语阐释了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诉讼服务、溯源治理、全流程网上办案等概念。
俞硒法官重点向同学们讲解了法治思维,一是规则至上,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二是法律与道德,解释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当情和法冲突时应如何判决。三是公共利益,法律的作用包括个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四是权益保护,要倡导社会公众遵守规则以及与新时代相匹配的社会文明,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有清晰的边界意识。五是价值衡量和利益衡量,案件可能只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纠纷,但是在法官眼中,是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必须把视角放在更大的环境当中去,中国的法官其实是为社会的整体利益负责。六是程序正义,要区分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完整的正义应包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俞法官讲述了法律怎么让生活更美好,列举了高空抛物入刑、校园借贷、网络言论、直播大赏、网络购物等需要法律保护的一些情况,展示了法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俞法官以一句名言为结束语:“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而持久的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之后,俞硒法官与大一新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同学们结合时事热点和自己的兴趣向俞法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于同学们关于线上庭审的具体操作、非法律专业从事法律行业的方式、中西方法庭的格局差异、选择法学的初衷、实习是否应该发放工资等问题,俞法官都一一进行了细致解答。经过学习与互动,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到提升法治思维的重要性。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9159金沙游戏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范静老师总结了本次主题大课,希望大一新生能够以本次课程为起点,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养成守法底线、提高法治素养,尤其是要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关于法治建设、法治精神方面的重要论述。总之,同学们要努力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贡献自己应有的青春力量。
本次思政主题大课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他们相继表示俞法官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吸引力,同时也更容易理解。通过此次“法治”主题思政大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法律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明确表示要加强法治思维的培养、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供稿、供图:上海财经大学9159金沙游戏场章寒冰、佘超)